周在鹏看到了那篇文章,发表在北方邮报科学与自然版面,用了一个周在鹏不认识但看构词一猜就知道是他的笔名 Cobalte Tangerine。周在鹏第一时间买回家,读得想笑。文章巧妙地避开了海豚救助的技术要领,在他们从事海豚研究的人看来,没有一点专业性,又刁钻得让人对表述无可置喙,因为这篇非虚构,读起来更像是一篇小说,讲述了一个热爱海豚的少年,被无法割舍的梦想指引着,放弃了大城市的优渥,去到海边,为救助受到污染、捕杀、自然退化影响的海豚,承担起艰苦的海上救助工作,十数年如一日默默地与海豚为伴。文章写出了墨西哥湾水域海豚艰难的生存处境,以及救护人员的辛苦。
周在鹏比对着主人公的形象,跟身边的任何同事和当地村民都不像,难道是在隐喻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?因为知之甚少,所以无从判断,周在鹏对这个问题充满好奇,有机会真想当面问问。
自从发现了 Nickel 的笔名,周在鹏不受控制地搜索他以往发表过的文章,读得笑出了眼泪。他惯用的文风不是清新自然的非虚构,反而跟当年那次学院趴体上的大放厥词毫无二致,久违地带劲。
研究所最近突然收到庞大的社会捐助,所长高兴地在午餐的时候向大家宣布。
“一共多少钱?”
所长用手比了一个数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gogobook.cc
(>人<;)